华夏姓氏起源之侯姓起源
6个月前 (09-26)
侯姓起源 关于侯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: 出自姒姓。是夏禹的后代,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,子孙以地为氏,称为侯氏。 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。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,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。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。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...
6个月前 (09-26)
侯姓起源 关于侯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: 出自姒姓。是夏禹的后代,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,子孙以地为氏,称为侯氏。 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。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,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。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。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...
7个月前 (09-10)
一、姓氏源流微生(Wēi shēng)姓源流单纯,源出有一:出自姬姓。据《路史》载:“鲁公族有微生氏。”微生氏是周文王的后代,大多居住在鲁国(今山东省境内)。鲁国公族里有微生氏,来自贵族。有些人并不是微生家族的嫡系后代,而仅因为出生在势力强盛的微生世...
7个月前 (09-10)
一、姓氏源流壤驷(Rǎng sì 壤驷)源流单纯,源出有一:出自春秋时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。古代春秋时期,秦国上邽有个人叫壤驷赤。他从秦国来到鲁国,向孔子学习礼制。壤驷赤很用功读书,而且有才气,做诗做文章都很出色。壤驷可能是秦国贵族中的一支姓氏,但此后...
7个月前 (09-10)
端木[端木,读音作duān mù(ㄉㄨㄢ ㄇㄨˋ)] 端木:中国第三大复姓。 一.姓氏渊源:第一个渊源:源于姬姓,出自黄帝之后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黄帝生二子,长子少昊,次子昌意。昌意生颛顼。颛顼生称。称生卷章。卷章生二子,长子重黎,次子吴回。吴回生...
7个月前 (09-10)
丌官[丌官、亓官、笄官,读音作qí guān(ㄑㄧˊ ㄍㄨㄢ)] 一.姓氏渊源:单一渊源:出自春秋时笄官之后代,以官名为氏。笄官,亦称丌官、亓官。据史籍《姓氏寻源》记载:“亓与笄同,掌笄官之后”,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官职名称,专门掌管笄礼的官。在古代,笄...
7个月前 (09-10)
一、姓氏源流鲜于(Xiān yú 鲜于)姓源出有二:1、出自子姓,以国名、邑名合并为氏。商朝末君纣王有叔箕子封于箕(今山西省太谷县),官为太师,多次就纣王的荒淫残暴进谏,纣王仍依旧如故,不思悔改,后来竟将箕子关入大牢。周武王灭商后,箕子直言劝谏武王当...
7个月前 (09-10)
一、姓氏源流钟离(Zhōng lí 锺离)源出有二:1、出自嬴姓,以国名为氏。周代时,伯益的后人有封国钟离国(在今安徽省临淮关一带),春秋时钟离国被楚国所灭,国人遂以原国名命姓,称钟离氏。2、出自子姓,以地名为氏。春秋时宋桓公的儿子敖在晋国任职,敖的...
7个月前 (09-10)
文字公孙(Gōng sūn 公孙)姓源流较广,源出大类有二:1、出自春秋时各国诸侯的后裔,以爵号为氏。春秋时,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,多喜欢称公。按照周朝制度,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,即位前称为太子 ,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,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。他们的后代...
7个月前 (09-10)
姓氏:淳于 祖宗:淳于公 分类:复姓 姓氏起源: 出自姜姓,以国名命姓,是炎帝的后代。周武王灭商后,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(今山东安丘县),建立州国,因位居公爵,世称州公。春秋时期有州公实,亡国于杞,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(今安丘县东北,原为州国都...
7个月前 (09-10)
一、姓氏源流澹台(Tán tái 澹臺)姓源流单纯,源出有一:出自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灭明的后代,以地名为氏。春秋时有鲁国孔子的弟子,字子羽,名灭明,南游长江流域,居于澹台湖(在今江苏省吴县);另一说是居于澹台山(今山东省嘉祥县南),遂以湖(山)名命姓...